科技日報記者 楊宇航
西藏之美,離不開河湖之美。西藏地處青藏高原,孕育了長江、雅魯藏布江、恒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等亞洲的重要河流,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18條,長度約占全國1/7,常年水面面積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808個,總面積約占全國湖泊面積的1/3,被稱為“亞洲水塔”。
保護好西藏水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水利廳了解到,該廳河湖管理處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
求真務實,打出治河“組合拳”
過去,西藏部分河道存在偷采亂采、亂堆亂建現象,汛期河水淹沒農田情況時有發生……西藏自治區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聚焦查河要實、治河要實、管河要實,齊心協力打出一套治河“組合拳”。
全面建立“河湖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制,開展聯合河湖巡查,打擊違法行為,2021年受理涉河案件線索132條,立案113件,排查涉河安全隱患74起,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突出問題。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通過制定河湖“清四亂”問題認定、清理整治標準,范圍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農村河湖延伸,1663個“四亂”問題全部整改銷號,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線148.7公里。
開展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對不符合采砂規劃、管理不規范的90個砂場予以關停……
“如今的拉薩河不僅河水清澈,兩岸的風光也越來越美了。”家住拉薩市城關區仙足島的退休老黨員平措扎西在河邊散步時,看著風景如畫的河岸,由衷地贊嘆道。
見行見效,推進河湖治理常態化
在區水利廳黨組的統籌組織下,主題教育檢視整改工作中,河湖管理處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實地就堆龍河德慶段拉那高速施工臨時場地未拆除、南木溝聶當段河道內堆放砂石料、尼木瑪曲麻江段施工砂場侵占河道等3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復核,確認2個問題已符合銷號條件,對未達到整改要求的尼木瑪曲侵占河道問題,提出加大整改力度汛前達到銷號條件的要求,狠抓河湖生態治理,持續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守護美麗幸福河湖。
同時,嚴格落實考核激勵機制,創新出臺河湖長巡河、河湖長助理、考核激勵等制度,把履行河湖長制工作職責納入干部考核考察內容,推動建設跨界河湖聯防聯控聯動機制。2020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強化河長湖長履職盡責的實施意見》,從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工作重點、落實工作責任、創新履職方式、強化責任追究等方面明確了自治區各級河湖長職責,切實解決好河湖長“干什么”“誰來干”“怎么干”“干不好怎么辦”的問題,推動河湖長制進一步從“有名”向“有實”轉變。
當前,西藏主要江河、湖泊水質整體保持良好,國控斷面、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河湖長制工作群眾滿意度為100%。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藏自治區水利廳河湖管理處全體黨員干部將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的殷殷囑托,牢記在心,繼承和發揚老西藏精神,按照新時期人民群眾對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優美水環境的需要,全面建立五級河湖長體系,探索建立高原河湖管理保護長效機制,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有責”到“有能有效”,為保護好“亞洲水塔”、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