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張科 盧潔
6月30日7時13分,今年第128趟中歐班列(武漢)X8015次滿載輕紡服裝、汽車配件、光纜等物資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吳家山站開出,經漢丹、焦柳線運行后,將由阿拉山口出境開往匈牙利布達佩斯。
張科 攝
截至當日,中歐班列(武漢)今年共開行560列(其中發出128列,到達432列),半年開行列數超出2022全年22列,創中歐班列(武漢)開行以來最高水平。
中歐班列(武漢)開行以來,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結合湖北省各市產業特點和企業出口需求,依托“九省通衢”的傳統區位優勢和鐵路運輸交通優勢,為咸寧、荊州、黃石等城市外貿物資搭乘中歐班列提供運力支持,逐步形成以武漢為樞紐,地市州為組貨基地的網絡運行體系。
同時,武漢鐵路的貨運樞紐優勢吸引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貨物在武漢聚集,鐵水聯運班列在武漢形成“海—江—鐵”物流閉環,構建出貫穿東亞—中亞—中東—歐洲的“江海直航、鐵海聯運”國際物流通道,實現“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有機銜接,逐步形成了國內國際多式聯運銜接、貨物集結分撥、回程貨源組織發運的中歐班列集散中心。
目前,武漢鐵路部門和海關、運營企業等部門不斷完善“快速通關”模式,實現貨物到達口岸海關快速放行大大提高通關效率,壓縮運到時限,吸引更多企業外貿物資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出口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中國造”走出國門的同時,運回更多的優質進口物資。
據統計,2023年以來,中歐班列(武漢)平均每天有3到4列發出和抵達,最高單日返程7列,創下連續6個月單月發運超百列的最好成績。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武漢)已有48條國際物流通道,輻射40個國家和地區、112個城市。承運貨物品類從傳統的光電產品、機械設備、汽車零部件、服裝等,逐步拓展到麥麩顆粒、黃豆、亞麻籽、化肥等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