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馮志文
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科技日報駐南非記者 馮志文攝
在中國駐南非大使館支持下,由中國科技部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和南非人文科研理事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南非科技減貧合作研討會暨培訓班10日在比勒陀利亞開幕。中國駐南非使館李志剛公使、沈龍公參及南非人文科研理事會副總司長莫菲教授、執行總裁帕麗莎博士參加了研討會開幕式。
李志剛(中)公使、沈龍(右)公參、帕麗莎(左)執行總裁參加研討。
科技日報駐南非記者 馮志文攝
李公使表示,貧困是一個重大的全球挑戰,它影響著數億人的生活和生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第一項目標是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貧困仍然是非洲的一個嚴峻挑戰,如果沒有非洲的成功,全球減貧就不會也不可能成功,這不僅需要非洲大陸,而且需要國際社會的一致努力。中國不會缺席非洲的扶貧事業,中方將利用過去40年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加強同包括南非在內的非洲國家的扶貧合作。李公使引用納爾遜·曼德拉的名言“克服貧困不是慈善的姿態,這是正義之舉”。他表示,中國與南非同在一條船上,讓大家共同努力,使這一正義行動成為現實。
沈公參說,中南科技合作的外延和內涵在不斷擴大,舉辦科技減貧研討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中國的科技特派員制度、科技減貧專項計劃等特色方式在打贏中國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相信中國智慧也能為南非的減貧事業提供幫助。今天現場座無虛席,線上數百人參會,說明了這種方式以及會議主題切合南非實際。下一步雙方會繼續深入交流,推動務實合作。
帕麗莎博士說,科技減貧是即將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峰會關注的重要課題,南非人文科研理事會作為南非重要的科研創新平臺,有責任、有能力在中國合作伙伴的幫助下,發揮領導和橋梁作用,借鑒中國科技減貧經驗,推動南非減貧事業發展。她強調,重要的在于信任和行動,推廣落實中國經驗將是下一步工作重點,媒體的參與對于建立科技減貧生態體系具有重要作用。
帕麗莎執行總裁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科技日報駐南非記者 馮志文攝
來自南非西北大學的諾茉莉在發言。
科技日報駐南非記者 馮志文攝
研討會會期3天,來自南非人文科研理事會、農業部、農業研究理事會、農業大學的專家學者及從事農業的企業家、創業者、熱衷減貧事業的社會人士參加了研討和培訓。中方組織了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福建農科院等10多位專家進行了專題發言。研討聚焦農業科技在中國扶貧減貧中的重要作用和豐富實踐,幫助和啟發南非方面運用中國智慧推動減貧事業發展。
全神貫注的參會者。
科技日報駐南非記者 馮志文攝
研討課題包括中國科技減貧專項合作計劃及實施意見、中國科技特派員制度介紹、中國旱區農業技術在非洲應用前景、中國農業技術在非洲技術轉移實踐等,南非方面重點介紹了南非減貧現狀及合作建議、農業推廣體系、農業科技提升農業價值鏈的實踐、智慧農業、農產品深加工的科技支撐等。研討會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吸引了數百名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