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地時間2月26日至29日,2024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4)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這一展會被譽為行業的風向標,也是全球移動通信領域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技術展會之一。
未來先行,擁抱智能時代——2024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亮點掃描
-
-
2月20日,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首位植入“神經連接”公司大腦芯片的人類患者成功地利用意念控制了電腦鼠標。對此,英國《自然》網站報道,有研究人員認為,這并不是一項重大創新之舉。同時,他們對該設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表示質疑。
創新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受質疑,“神經連接”腦機接口疑云籠罩
-
-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制造的虛假圖片、音頻和視頻信息等“深度偽造”內容正在快速傳播,被用來騷擾他人、詐騙金錢,甚至干擾選舉。如何預防和阻止“深度偽造”內容誤導大眾,已成為擺在各國政府和科技巨頭面前的重大難題。
給“深度偽造”這匹“野馬”拴上韁繩
-
-
塑料廢棄物及其他垃圾正在淹沒世界各地的海灘。令人驚訝的是,寄居蟹已經適應了這一環境,并開始“換房”。最近一項研究首次發現,這種行為在全球范圍內都存在,現在大多數陸生寄居蟹物種正在使用瓶蓋、燈泡、塑料杯等垃圾作為它們的外殼。
環境污染促使動物改變行為,寄居蟹學會用垃圾作殼為“家”
-
-
宇宙是如何開始的?那些最微小、最重要的物質粒子隱藏著什么秘密?它們如何幫助人們理解空間和時間的復雜性?中微子究竟是否是物質的組成部分之一?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又是什么?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正是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工作方向。
持續探索宇宙和人類認知前沿——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科研之路|走進實驗室
-
-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科學是人類最偉大的集體事業。公眾、科學家和政府都是科學事業的直接或間接參與者。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和認知共同影響著科學能否有效地回應社會現實。
《數據與情報科學學報(英文)》:致力加深社會對科研生態的理解|國際學術期刊拾萃
-
-
也許幾十年后,當宇航員登陸火星時,他們需要新的聯系方式,無論是彼此之間的交流,還是與周圍設備的聯系,或是與地球任務控制中心進行通信。遙遠星球上的宇航員更希望能與地球上的親人進行視頻聊天,通話質量清晰且無延遲。
太空通聯新設想:在火星搭建互聯網|今日視點
-
-
繼推出ChatGPT后,新年伊始,OpenAI公司又推出了最新人工智能(AI)模型——文本-視頻程序Sora。這款工具可根據簡單的文本描述,生成類似好萊塢電影般的逼真而又充滿想象力的視頻。
視頻生成器Sora讓人喜憂交加|科技創新世界潮
-
-
蘋果公司的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Vision Pro 2月2日上市。蘋果公司將其稱為“空間計算機”,它也很快贏得了“迄今最先進的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眼鏡”的贊譽,OpenAI公司CEO薩姆·奧爾特曼甚至稱其為自iPhone面世以來“第二大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
科技創新世界潮|融合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蘋果新眼鏡展現虛擬現實新圖景
-
-
基于納米級材料的技術,在我們的世界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例如,碳納米纖維可增加飛機和自行車車架強度、銀納米粒子可制成抗菌織物、而被稱為納米脂質體的保濕納米粒子可用于化妝品。